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20250816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今天風好大,只帶著手機到河口走走隨拍。


淡水河口的挖子尾潟湖成為漁船避風港。

潟湖周邊滿是紅樹林。

明年即將通車的淡江大橋。

長焦的逆光普普,終究只是手機。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20250809 東北角

晴朗的週末,騎車從106縣道接基福公路轉到濱海公路繞一圈,
走訪三貂角燈塔、大溪漁港、與南雅奇岩的地景與人文景觀。

一、三貂角燈塔
三貂角是台灣地理上最東端的岬角,燈塔也被車友視為台灣極東點。


台灣極東點地標。

燈塔右側遠眺龜山島。

燈塔下方的馬岡是全台最東邊的漁港。

二、大溪漁港
位於頭城鎮,是宜蘭境內僅次於南方澳的大型觀光漁港。


午後返航進港的漁船。

產於龜山島海域的甜蝦頗負盛名。

漁港海堤遠眺三貂角岬角。

三、南雅奇岩
南雅海岸由於各層岩石的硬度與厚度不同,受海蝕影響產生造形奇特多變的地貌。


海蝕造成形狀與紋理特異的奇岩地景。

巨岩表面因海蝕形成的溝槽狀結構。

南雅海崖的柱狀岩地形。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20250806 大稻埕煙火

仲夏夜在河邊納涼看煙火,本是很愜意的事,
哪知散場後磨肩擦踵人潮,可以走成一身汗!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20250731 無人機放長線

在東海岸有一種因應沉降地型所發展出來的「放長線」釣法,傳統是以竹筏或小船將魚餌送至離岸數百到千米處,由於鄰近黑潮洋流常有機會釣到大魚。

這是約三年前在林口海灘,難得看到釣客以無人機投餌至近千米處的「科技放長線」,拍攝幾張照片的組圖。


釣客綁好釣組準備放飛無人機。

無人機拖著串鉤釣組起飛投餌。

捲線器液晶顯示的投餌距離,拍攝時已出線524米。

釣客準備接收返航的無人機。

指向天際的釣竿,隱喻著漫長的等待。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20250727 竹圍漁港碼頭

走到碼頭旁,一位小朋友問我會不會解開炸線,
小二的孩子,居然看影片學會用小烏龜釣路亞!
已不記得上次解米粉是多久了,約20分鐘才搞定…



陰雨天氣色彩略為黯淡,適合用黑白方式來呈現。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20250715 Vivo X90 Pro+ 手機拍攝心得

前幾天Vivo X70 Pro手機螢幕突然出現一條紅線,一位剛買了iPhone的朋友,把他舊手機Vivo X90 Pro+先借我用,週日到八里河口沙灘試拍看看。
搭配Sony IMX989一吋COMS的23mm主鏡頭拍攝RAW檔,回來再用LR後製輸出,果然讓我驚艷,顛覆我一直覺得手機畢竟只是手機頑固概念了。



老漁民帶著孫子挖文蛤,拿著手機跟他聊天再拍,即使已經貼近也不會被排斥。
小朋友還熱情地拉著我去看他的戰利品,這應該算是拍人文攝影最好的回饋。

斜射光廈沙丘的濱刺麥,沙灘及施工中的淡江大橋,層次分明解析蠻好的。

以窪地雜草為主體,轉成黑白來測試IMX989的動態範圍與細節解析能耐,果然讓我驚艷!

送修X70 Pro手機,拍攝Vivo服務中心,現場場景的複雜線條,在LR中不做任何變形調整的形況下,可以看出主鏡頭的各種像差控制到幾乎完美了。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20250711 雲隙夕陽

天空烏雲密布,忽然看見陽光從海平面雲層縫隙露出,
利用長曝讓海水在礁岩的流動產生白霧效果當作前景。

大面積烏雲與藍灰海水,讓畫面有些沉悶壓抑的感覺,
轉成黑白後單純的光影,畫面呈現了寧靜深邃的氛圍......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20250628 隨身閱讀電子書

分享一下我將個人需求的法規資料庫,作成隨身閱讀查詢的組合方式:
一、在Google Docs中編輯,將法規內容作成二欄式主題表格內容,可以在主題欄,方便互動式閱讀查詢,再以標題樣式製作分層目錄。
二、匯出ePub格式,在Android系統以Reasily閱讀器閱讀。得力於ePub的「流式布局」,表格可以隨著閱讀器版面而自動調整,而不至於像PDF格式在平板或手機上有著閱讀不便的困擾。
三、有別於Docs插入書籤的連結功能,在Reasily中加入書籤是加入可隱藏的註解,使用上很方便。
現在使用Docs製作ePub電子書,來搭配Reasily已經成為我隨身閱讀查詢的最佳組合了。


可以製作多達四層目錄,方便索引連結。

容易混淆的法規要件作成表格比較。

在Reasily中加入書籤(註解)標示,不至於妨礙閱讀完整性。

必要時再點擊圖示顯示註解。

20250627 石門天人菊

炎夏時節,石門風箏公園的天人菊已盛開,
地形與天人菊相映,還真有著澎湖的感覺。

天人菊是澎湖縣花,故有著「菊島」之稱,
二十多年沒去過,來拍幾張偽澎湖的照片……


以天人菊為前景來遮蔽沙灘上的雜物。

略低的拍攝角度,以天人菊為前景營造畫面層次。

以90焦段的壓縮感來減少花叢的間距感。

野地盛開的天人菊。

中望遠焦段的壓縮透視感。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20250621 觀音海灘天人菊

天人菊花開的季節,開車到觀音濱海遊憩區走走,
沙丘展示館後方的草皮上,幾叢天人菊正盛開著。
看著沙灘人潮與汽車胎印,實在提不起勁拍沙灘景觀了........


草地上幾叢天人菊,完全談不上花海。

如果嘗試改變視點,畫面呈現就不一樣了。

驅車離開轉往竹圍漁港,沙灘上仍是人潮洶湧,也許玩水是最佳的消暑方式。

沙灘景觀太雜,只好來拍戲水遊客。

泡在海水的廢棄碉堡,夕陽下更顯孤寂。

坐在海堤看著暮光下返港的漁船,靜享短暫寧靜感覺。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20250620 器材攜帶心得



由於早年長期背負中大型相機,無可避免脊椎與頸椎的職業傷害,近年來為了減少不適,對於背包甚至背帶有一套自己的選擇標準:
一、攜帶全幅器材,使用「ThinkTank Change Up V2.0 - CU416背包」能裝A9 + 小三元,可以雙肩背負,而模組化腰帶如加掛原廠鏡頭袋,更能快速更換鏡頭。相機裝著「Silence Corner pi Strap背帶」以雙肩模式使用,即使A9+70-200/F4組合,都能長時間背負而不至於有多少負擔。
二、輕量化的EM5 III+12/2.0、17/1.8、45/1.8組合是用PD 6L小型背包,有輕量、貼身、快取的優點,還可以放一個Green Bell的小水瓶
(瓶身印著〝Believe in Yourself〞是我維持傻勁的動力吧,哈!)。 
三、每一支鏡頭都有保護鏡再裝遮光罩而不帶鏡頭蓋,可以快速更換操作,又能確保畫質。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20250615 平溪支線三站

得放晴的星期天,騎行106縣道再次感受自由奔放的心情,
以旅人閒適心態散步隨拍,走訪十分、平溪與菁桐三個小站。

這次全程用EM5 Mark III+17/1.8,就當作手機拍攝方式操作,
有別以往專注於觀景窗的視界,螢幕取景似乎更為輕鬆寫意。


十分車站
臺鐵平溪線最大的車站,得力於「鐵路市集」的特殊景觀,週日的遊客似乎以外籍觀光客居多。

緊鄰鐵路建成的市集,遊客在鐵軌天燈祈願的特殊景觀。

因鐵路而興起的鄉間聚落,鐵軌依然承載著重要的商業活動。

用毛筆在天燈以外文祈願,有趣的文化結合。

平溪車站
依山勢而建的車站,鐵路二側是山壁與商店街,也算特色之一。

店家以放天燈免費拍照錄影來吸引遊客,更標榜是用iPhone16 Pro Max。

遊客稀落的僻靜鄉間月台。

依山勢而建的平溪老街。

菁桐車站
平溪線的終點站,往昔假日遊客如織的景象已不再,似乎繁華落盡而趨於平淡。

曾被誤傳為太子賓館的台陽礦業菁桐招待所全景。

車站閒置鐵軌綠草如茵是否意味著遊客罕至?

菁桐特色的許願筒多呈歲月痕跡而少有新品,似乎也意味著昔日風光不再。

台陽煤礦總辦事處遺址

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放置的裝飾似有添足之虞。

昔日建物間的通道已成幽靜的小徑。